第 728 期
內容監制:孫柯 頁面監制:高欣然 欄目主持:林楠 編輯:曾家琪
第 728 期
走快了就摔跤,一天摔個五六次,李琦的膝蓋現在都是青黑一片。
容易摔跤的不止李琦一個,媽媽、哥哥、外公、舅舅都有這種癥狀,且隨著年齡增長癥狀可能加重。
李琦
0.5倍速的步伐
臨江鎮距離開州縣城,還有十六七公里。道路兩旁稻谷由綠轉黃,快要收割。建校六十年的臨江中學,樹木蔥蘢,迎來收獲季。
父親李仁均騎著電動車,載李琦回校。高中三年,父親就是這樣接送他的。
十年前,李琦在廣東東莞私立小學讀完一年級,父母便決定舉家搬回老家?;乩霞液笥职崃藘纱渭?,為兼顧兩兄弟的學習,夫妻最終決定在臨江中學大門外開小賣部。李仁均進貨搬貨,母親王修美守店。
沒幾年,安穩的小家因罕見基因遺傳病出現巨大裂縫。兄弟倆先后出現肢體無力癥狀。一家人面對打擊,信心破碎,問天,問地,問命運。無奈、孤單、傷心與自卑……在種種情緒里煎熬,一家人又相互扶持,重建生活。
季羨林題寫的校名。張馨月 攝
學習最要緊。為了節約時間,家到學校一公里路程由父親接送;從學校到教室,李琦自己花一刻鐘走上去。一步跨兩步往前,經常摔跤,“同學見了,立馬就把我拽起來?!?/p>
摔多了,李琦的膝蓋總是青一塊,黑一塊?!坝幸淮伟职炙臀胰ド蠈W,催得比較急,我從樓梯上直接跳下去,腳沒站穩,手也沒抓住欄桿,直接摔趴?!?/p>
上廁所也難。學?;A設施有限,唯一一個廁所在底樓。課間十分鐘,李琦上下5樓要花十幾分鐘,從廁所回來往往遲到。為了不錯過下一節課,李琦就憋尿。上完一節課也比別人累很多,很多時候一下課,李琦就趴起小睡。白天把時間耽擱了,怎么辦?熬夜!
6月24日中午,李琦和媽媽王修美守在電腦前。查完成績,李琦猛拍桌子,大喊一聲“哇,超出了預期?!蓖跣廾朗亲罡吲d的那個,感覺有點像中彩票,極度興奮后立馬平靜下來,平靜幾天又反應過來“哇,好開心”。
在黑板上寫下心愿,李琦的手都很吃力。張馨月 攝
一個加餐的“小灶”
班主任李強見證李琦一步步“摔”著向前,還陪他參加了清華大學招生組在重慶的初試和成都的復試。在他看來,李琦心理素質強大,有面對困難的能力。
可以說,李琦心理的強大得益于母親。30歲時,王修美生了李琦后,猝然發現自己連抱兒子的力氣都沒有,甚至連五厘米高的臺階都無法跨過去?!爱敃r根本沒覺得是遺傳病,還以為是產后問題?!?/p>
王修美的確診是在多年以后。兩個兒子在小升初階段先后出現肌無力癥狀,一家人無奈奔波于重慶各大醫院看病,檢查報告常常跟著個問號。直到在醫生建議下做了基因檢測后,一家人才如臨大敵,陷入難以自拔的悲傷。
李琦(左三)從清華大學教授手中接過通知書。受訪者供圖
最先站起來的,是王修美。
“最初也是一家人抱頭痛哭,心情毛躁?!?/p>
“孩子外婆總是鼓勵我說,你們比沒手沒腳的要好,那些人更不幸?!蓖跣廾缹θA龍網-新重慶客戶端記者說,是母親讓自己有了接受現實的勇氣,并下定決心培養兒子。
晚上十一點左右,小賣部不忙了,王修美拖著無力的腿,堅持親自給兒子做頓加餐,常常是面條加個雞蛋。
吃飯間隙,王修美拿出手機讓李琦放松,大多時都會給兒子放自己收集的“寶藏”短視頻——全是勵志的。
“自從流行刷短視頻,我媽看一個存一個,存一個就給我看一個,殘疾人當董事長的啊,腦袋都撐不起還在學習的呀……”這些和面條一起加餐的視頻,李琦從心底接受,從一個個艱難的命運中,體驗了比他更艱難的人生。
李琦自己也買勵志書,貝多芬、海倫?凱勒、霍金、史鐵生……還喜歡看社會新聞,“高中三年,熱點事件一個都沒落下”。
走過半生,王修美無所謂自己,一看到搖搖晃晃的兒子又心情復雜,“每個月總有幾天想哭”,白天忙碌,夜深時就翻出壓在心底的愧疚,反反復復暗自嘮叨:“兩個細娃,要是有一個不得病也好”,然后又涌出期盼:“只要這個病不繼續惡化,就行!”
但天一亮,她又變成了丈夫和孩子眼中,家里那個“最自信的人”。
李琦如愿手捧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。
兩個學醫的兒子
今年48歲的王修美,計劃今后就守著小賣部養老。至于孩子的未來,她規劃了讓兩個兒子學醫。
兩年前,大兒子考出600多分的成績,進入重慶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類專業。7月26日,小兒子李琦又被清華大學“自強計劃”錄取,專業也是臨床醫學類,學制為8年。
“學醫工作穩定,又不用多‘走路’,再不濟,還能在鎮上開個小診所?!?/p>
只是一轉念,王修美又認為學醫是個體力活,擔心兩個孩子身體吃不消?!按髢鹤訉W醫頭發掉得好厲害呀?!?/p>
對于母親的擔心“體質”,李琦總結:“當媽媽的總要找一件事擔心,在外地就擔心我們的安全呀,到冬天就擔心我們冷不冷呀,找工作時又要擔心找工作,到時候又擔心我們結婚呀?!?/p>
一家人都明白,李琦雖邁過高考這道坎,但身體的坎,無法逾越。
舅舅目前癥狀最嚴重,筷子也拿不穩。一家人各自偷偷上網查資料,結果一樣,“隨緣,沒得治?!?/p>
改變身體幾率已不大,但李琦會努力學醫,想在醫學方面有點成就,“也隱隱約約想研究家族這個疾病”。
李琦被心儀的專業錄取。受訪者供圖
進入清華校園前,李琦都在幫附近的學生免費輔導。那是他和媽媽高考前的約定?!皨寢屨f,如果高考成績好,就要幫助周邊的人?!背溯o導,李琦和哥哥還在鎮上做數據錄入等義務工作。
爸爸李仁均是這個家的巨大支撐,想起自己兩歲失去父親,在奶奶和伯父家長大,吃過無數苦的他紅了眼眶:“孩子們這個病,沒有什么大不了的?!薄拔夷菚r連吃的都沒有?!?/p>
臨江鎮被大山包圍。李琦無數次憑欄遙望,希望走出大山,見到遼闊的大海。
其實,父母在廣東鞋廠打工時帶兒子去過海邊。李琦如此描述那次看海經歷——純凈的海,純凈的力量,在無言的海浪重復的起落中彰顯著永恒。
長大后,李琦懂得,父母也許就像那一片海。
相關視頻:
華龍網-新重慶客戶端 李鳳蘭 /文 張馨月/視頻 受訪者/供圖 林楠/主持